屈公病和登革熱 炎熱的夏季正是蚊蟲活躍的季節,被病媒蚊叮咬會傳染屈公病和登革熱,而部分症狀相似。然而兩者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疾病。屈公病是由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所傳播。疾病症狀包括突然發燒、關節疼痛或關節炎、頭痛、噁心、疲倦、肌肉疼痛、皮疹,大部分患者在1週內可康復,部分患者從發病開始出 現嚴重的關節痛,並持續數個月。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Dengue virus)感染,須注意少數病患可能併發登革出血熱;而屈公病則須注意患者是否持續或反覆的嚴重關節疼痛。
夏季常見疾病 伴隨著夏天病蟲害及細菌所造成的常見的疾病有登革熱,流感,腸病毒,沙門氐菌,新冠肺炎病毒等。
夏日之惡--登革熱 每年夏天登革熱防治是重中之重。以往登革熱以臺灣南部居多,但隨著全台氣溫升高,北部也出現不少登革熱感染病例,登革熱是由白線斑蚊以及埃及斑蚊,經叮咬人體後傳染給人類。感染登革熱以後會有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骨骼疼痛、紅疹以及發燒等症狀。社區定期消毒,做好清潔工作,才能減少受到感染傳染性疾病。
孩童惡夢--腸病毒 夏季令家長頭病的孩童疾病就是腸病毒,孩童感染腸病毒,口腔及咽喉會出現潰瘍,喉嚨痛造成進食困難,伴隨著發燒及呼吸道症狀,感染腸病毒的小孩容易在手掌及腳掌出現小丘疹,俗稱的手足口病。若腸病毒感染嚴重者,中樞神經系統會受到干擾,會出現頻繁肌抽躍的神經學症狀,嚴重可能會進展成心臟衰竭和休克,此時孩童致死率相當的高,家長不可不慎。腸病毒是夏天常見傳染病之一,會經由糞口、飛沫和接觸傳染給其他人。
關於Covid-19
冠狀病毒(CoV)為一群有外套膜之RNA病毒,外表為圓形,在電子顯微鏡下可看到類似皇冠的突起因此得名。
已知宿主 除已知會感染人類的七種冠狀病毒以外,其他的動物宿主包括蝙蝠(最大 宗)、豬、牛、火雞、貓、狗、雪貂等。並有零星的跨物種傳播報告。
大部分的人類冠狀病毒以直接接觸帶有病毒的分泌物或飛沫傳染為主。有 部分動物的冠狀病毒會讓動物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糞便當中找到病毒, 可能藉此造成病毒傳播。
臨床表現與嚴重程度
預防方式
|
生活中眼睛看不到的病菌,確實存在著並危害人體健康
有害微生物病菌充滿在生活中的電話,桌面,鍵盤,鈔票,滑鼠....
「防疫新生活運動」 個人防疫措施:勤洗手、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及搭乘大眾運輸時佩戴口罩 放心參與各項戶外活動,多曬太陽,增強免疫力 如:觀賞戶外型態的音樂會 藝文表演及體育賽事 從事踏青、運動、旅遊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
| |
| 除臭殺菌劑 | 新型的四級銨類(有效成分:氯化正烷二甲苯甲基銨,n-Alkyl dim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 40%),可破壞微生物的結構或遺傳物質,而且使其無法復原,進而達到消滅的效果。 產品特性: 1 .經多個研究機構檢驗證明可殺死百種以上的微生物(病毒,細菌和徽菌)。 2.有機物或硬水(550ppm以上碳酸鈣)存在時殺菌效果不受影響。 3.具降低表面張力的能力,隙縫滲透力強,兼具強力除臭效果。 4.用迪森顆粒泡製之消毒液噴灑或浸泡過不會留下藥液痕跡。 5.安全性高,毒性和刺激性低,殘效長可達2~8天,無色無臭。 6.消毒液噴灑或浸泡過不會留下藥液痕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