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蟲害的特性﹣小黑蚊篇

 
小黑蚊黑蚊成蟲於日間活動,雌蟲嗜吸人血。由於個體微小,體長約1.4mm,所以叮咬危害,不易被察覺,且容易穿過居家的紗窗和紗門,進入室內吸血。主要危害人體的小腿部位,被叮咬的部位會產生癢痛,同時出現紅腫,數目不易退,嚴重亦會產生過敏反應。俗稱“黑蚊“、“黑微仔“,更有軍營中弟兄稱之“小金剛“,因如影有形,神出鬼沒、叮人痛癢難忍且紅腫多日不消而名之。

小黑蚊之生活史:
小黑蚊之生活史分為卵期、幼蟲期、蛹期成蟲期四個時期,一般雄蟲不吸血,只負責群舞交配之責,而以棲息所附近之露水或花蜜為食,在25C下可活 22天左右;雌成蟲嗜吸人血,於吸血後二至三天即可產卵飽食血液之雌蟲平均約產30-40粒卵。
每一成蟲最多可產65粒卵,卵產於濕潤之土地上。幼蟲期為陸生,共四個齡期,以藍綠藻類為食物,所以一般在山區邊緣或山腳下之村莊,有潮濕隱蔽之場所而沒長雜草地,是幼蟲最喜孳生之地,尤其排水不良之養豬戶,豬糞周圍之略濕地面及檳榔園、茶園及竹林生長最多,在25 C時約10天可化蛹。蛹期靜止不動,約二至三天後即羽化為成蟲。

生活習性:
小黑蚊的幼蟲主要孳生於樹林、竹籬下、花生田、甘藷田、蔗田、土牆、牆縫及水溝旁、污泥等著生青苔處。雌性成蟲飛翔範圍約五○○公尺,白天吸血,每年的六、七、八月是成蟲最多,也是叮咬、滋擾最嚴重的時期。